新しいものを表示
出雲美兎 さんがブースト

转发:人在权威面前会失去判断力,会比自己以为的更加残忍

听我妈和街道交涉,如此热烈、如此绝望,仿佛我家正和他们探讨什么有关国家未来的大策,实际上只是为了申请我在隔离期间出小区到机场。这种基本人权在国内都成了要气到我妈用生命来威胁对方也不可得的东西,好笑又可悲。。。

出雲美兎 さんがブースト

知乎网帖(续):“现在的疫情,已经不是科学了,变成了一门政治学。各路科学家虽然站在科学的角度发表意见和建议,但是可以看得出来他们遮遮掩掩,唯唯诺诺,他们不敢说出事实的真相,否则就会被扣上与中央唱反调的帽子,打入十八层地狱。卫健委更像是在自言自语,他们的意见最多起参考作用。而老百姓,在媒体的宣传下,视新冠如洪水猛兽,视美国为杀父仇人,他们完全忽略了,世界上两百多个国家已经放开了,新冠永远也不可能消失,中国也不可能永远闭关锁国。我们的新闻媒体,只不过是塑造了一个假想敌,成功的转移了国内的矛盾。让那些失业的人,破产的人,抑郁的人,把气撒在美国的头上。像极了60年代的人。
疫情发展到现在,各路妖魔鬼怪纷纷现出原形。我们的人民,就像是被操弄的玩具,任由时代弄。我们谨言慎行,我们忍辱负重,我们被新闻媒体愚弄。却还要被贴上50w和来电了的标签,如果可以,我想立即逃离这个国家。”

出雲美兎 さんがブースト

在我看来所有有着明确价值观、甚至意识形态的文学批评都是最低劣的。一切有意义的文学都是为了打开一个世界,而不是把人关在狭窄的价值通道里。而那种幼稚的文学批评,先自己建立一个逼仄的世界,然后强行把一切东西压缩进去,最终让本使人向前探索的东西变成毫无意义的废话。这种把广阔天空塞入自己井底的做法,居然被某些人描述为『偏执的真性情』,在我看来只是幼稚的神经病。举一个例子,我如果要理解作者流露的一种基督教的道德关怀,那么我起码要有一定的基督教知识,明白基督教的道德关怀是怎样的。而不是先将其扭曲成迷信,最后解读成缺乏基本的道德情操。这种幼稚的文学批评简直是浪费读者的生命。最近读苦炼的时候,又想起这回事来。小时候被这种文学批评误导了太久,以为有一个价值体系能评判别人高低就是好的批评。其实文学的价值如果只在高低、『最伟大』,那不如就不要写什么文学了。

出雲美兎 さんがブースト

走出女性互爹困境 

注:本文为异性恋语境。

• 是什么(WHAT)
我发现,女性找同性朋友交流情感问题时,她的朋友好像容易比她更生气,并且疯狂劝分。

中国男性爹味很重,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但是我发现女性在倾听她人谈论情感生活的时候,也很容易散发爹味,指导对方做人。——上一代人是劝和,这一代人是劝分。

这个现象特别普遍。这次你劝我分,下次我劝你分。本应是互助(Girls help girls),最后成了互爹。

• 为什么(WHY)
认真思考后,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1.友谊——你值得被爱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朋友值得被好好对待。如果看到别人没有好好对待自己的朋友,我们就会生气,想要劝分,并且希望朋友找到一个更好的人。这一点是不分性别的。

2.男权社会——压迫女性
男权社会的长期压迫让女性觉得男方就是既得利益者,女方就是受害者,多数情况也的确如此。个例并不能推翻男女不平等的整体现状。想想大部分情况下辛勤付出的母亲,和两手一摊啥事都不管的父亲,没有人希望自己的朋友拥有同样的未来。

正是这份压迫,让女权主义的女性希望她人“支棱起来”。

3.矫枉过正——被压迫后的反抗
过去受男权社会压迫,女性很难独立生存,只能依靠男性,逆来顺受。现在随着女权主义的发展、女性地位的提升,出现了一种极端的反抗:分手就是政治正确。如果不分手,大家就会默认“完蛋了!她要陷入逆来顺受的境地了!”

其实未必。世界上很少有东西是非黑即白的,“锁死”和“劝分”中间是有余地的。物极必反,从逆来顺受到动不动就分手,在两个极端中找到平衡,一定会有个过程。

4.男女对立——社会现状
实际上,个体经历有差异,男方在一件事情上没做好,不代表他整个人就有问题。但正是因为自以为是的男人太多,导致女性默认所有男人都一个屌样。

男女对立根本原因:世界上屌人数量压倒性地战胜了男人,以至于女性以为男人都是屌人。
m.cmx.im/@xunhuan2046/10776653

5.视角缺失——看不见另一面
作为朋友,能看到的只有她者视角,至于男方究竟是怎么想的,并没有人知道。他者视角是怎样的,需要经过沟通才能了解。男方究竟是不是屌人,也不能只通过他做的“错事”进行判断。

人无完人,每个人在关系中都会犯错,不可能有人从来没做过让对方伤心的事情。女方自己可能也做过伤害男方的事,只不过她没有提起,或者她压根不知道。当她想和朋友吐槽时,多半是对男方不满。

谁会特意和朋友吐槽自己伤害了伴侣呢?“我今天伤害了男友,所以特地和朋友分享下我是怎么伤害他的”,这种情形不多见吧?最常见的情形是“今天男友让我不开心了,所以我想和朋友聊聊天”,对吧?

好不容易劝分,对方转头又和好了。在你眼里那男的就是个人渣,在女方眼里他还不错。为什么?因为作为朋友,我们看见的是男方伤害女方的瞬间。

至于男方关爱女方的瞬间呢?是不是很久以前就被“够了不要再撒狗粮了”这样的话给挡住了?(如果没有关爱的瞬间,那还是劝分吧,下一个!)

6.文化背景——不分享幸福
我们的文化默认成双成对是幸福,默认单身者需要一个人为其“带来”幸福,而不会默认单身者自己就可以获得幸福。

于是分享情感生活中的幸福会被认为是“撒狗粮”。为了避免刺激“单身狗”,避免被当成“撒狗粮”,恋爱者可能会避免与朋友交流情感生活中的幸福时刻。或者正打算交流,朋友就已经用“够了不要再撒狗粮了”这样的话挡住了。

最后导致很多人只有在快分手的时候,才会和朋友谈论情感话题。同样,每当有人聊起情感话题,不论是表白、脱单,还是吵架、冷战,大家都会默认此人不幸福,且需要朋友出谋划策。毕竟,幸福的人们很少有机会和朋友分享幸福,不幸的人们才会常常寻求帮助。

又因为女性长期受压迫,导致对女性而言最好的“帮助”常常是劝分:别委屈自己了,下一个更乖!

然而,有些人只是想通过聊天的方式,捋清事情的经过,发掘自己内心的感受。并非所有人和朋友谈论情感话题都是为了寻求帮助,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劝分。

7.价值判断——偏见
在已知信息很少的时候就进行价值判断是危险的。因为人一旦有了偏见,就很难消除了。

在询问对方的意图之前,就判断对方需要自己出谋划策。
在掌握足够多的事实情况之前,就判断对方的伴侣是渣男。
在询问对方的感受和想法之前,就判断对方应该选择分手。

我们的判断一定“正确”吗?

伴侣之间容易吵架,也是因为至少有一方在了解事实之前就已经做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因为每个人的脑回路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你用自己的想法去判断别人,就很难得到贴近现实的答案。

放下判断,理解他人。
m.cmx.im/@xunhuan2046/10788836

8.边界缺失——忽视对方主体性
作为朋友,就算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我们真的能替当事人作出判断吗?

我们的感受和当事人的感受一致吗?如果她觉得没关系,我们觉得受不了,那劝分还是“为她好”吗?到底什么才是“为她好”?

为什么“为你好”属于一种侵犯?
bgme.me/@xunhuan2046/107911504

9.集体主义——忽视个体差异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东亚,尤其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容易忽视个体差异,会让人觉得个人的感受和想法是不重要的,集体才是重要的。

一方面,看到网上的姐妹们疯狂劝分,我甚至觉得她们在为女性集体的荣誉感而战:培养独立女性,说分手就分手,让独立女性这个集体壮大起来。

然而,并不是只有说分手就分手的才能算作“独立女性”。“独立女性”是没有模版的。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做决定的,都应属于独立女性。

女性个体在为女性集体的利益而奋斗的过程中,忽略了另一位个体的感受,这是很悲哀的事情。

另一方面,从只言片语和几张聊天截图也不能看出什么。男方是什么样的个体,他是网上常见的“垃圾男人”,是不爱,还是真的不会表达?这些都是很难判断的。

不论哪方面,都属于集体压倒了个人。

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承认人类多样性和情感多样性是很难的事情,直接判断“他就是渣男”“你就应该分手”是很简单的事情。并且,人脑也的确喜欢简单的事情。

10.错将爹当成爱
很多女权主义的女性极力想要维护朋友的利益和女性集体的利益,却做出了爹味的行动:指导别人的感情。

毕竟是男权社会,女性很少有机会能释放自己的爹味。只有在面对同性和面对孩子的时候,才有机会释放自己的爹味。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的爹味,只以为那是“爱”。

说到底,我们的社会里爱太少,爹太多。以至于很多人会分不清什么是爱,什么是爹。

爱是接纳和帮助
m.cmx.im/@xunhuan2046/10686714

• 怎么做(HOW)
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尊重每位女性的感受和选择,而不是替她做选择。

-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朋友在释放爹味
请不要指责对方。你可以表示理解她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告诉她你真正的感受和想法是怎样的,也许事情不是她想象的那样。

-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对朋友释放爹味
请不要责怪自己。你的愤怒背后是有原因的。你可以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朋友,与朋友探讨这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和原因以及该怎么做,并表达自己的歉意。

在此呼吁大家:

1.停止二极管思维
“分呗”“不分你就受着吧”等于在释放自己的爹味,并没有真的帮助到她人。

2.多询问并肯定对方的感受
“你会很难过吧”“你觉得很生气吗”

3.多询问并肯定对方的需求
“你想要什么呢”“他怎么做才会让你开心”

4.鼓励对方重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敏感是有原因的”“相信自己的感觉”

5.承认自己作为朋友的局限性
“我不清楚他的为人,你应该比我清楚吧”

6.鼓励对方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转达给自己的伴侣
“你可以告诉他呀,试试看”“也许他其实也在乎,只是不会表达呢”

7.鼓励对方询问伴侣的感受和需求
“可以问问他怎么想,也许他想的和你想的不一样呢”

8.鼓励对方寻找答案而不是猜测
“你不说他就猜不到你要什么,那他不说你也不一定能猜对他是怎么想的,对吧”

9.告诉对方她有选择的权利
“你想做的事情当然可以做,尝试沟通/直接分手/沟通完了再分/沟通完了继续在一起都可以的”

10.支持她的选择
“不论如何,我支持你的选择”

- 如果你的朋友正在经受暴力和虐待,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怎样帮助正在遭受虐待的朋友?
m.douban.com/book/annotation/1

补充:
有时候反而是支持女权的男性,正因为他们没有被压迫,不一定能体会到女性所体会到的愤怒与不甘心,所以他们不会说出劝分的话;正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感受过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怒,所以他们不容易去做一些价值判断。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优秀男性,不妨从他身上学点东西。
(没有就算了。)

希望大家保持理性,不被愤怒冲昏头脑。你的愤怒不应该在女性身上释放,但它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它可以提醒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身边起改变这个世界。

#女权 #走出女性互爹困境

出雲美兎 さんがブースト

韩国候任总统尹锡悦说,他坚信韩中关系将更上一层楼。尹锡悦今天在位于首尔汝矣岛的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部会见了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
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

:sys_twitter: twitter.com/zaobaosg/status/15

出雲美兎 さんがブースト

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幸福,而黑土地的人在沉浸式吃苦。因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只有吃苦吃的多,才能笑到最后。但是什么时候幸福呢?不知道,反正得吃苦。所有人都不敢吃到甜头,总觉得我不配得到这些,至少我这样,脑子里觉得不配,我就应该苦着。这些甜头一定是罪恶化身的东西,一定是来换取我人生的某些财富。所以黑土地的人,苦一辈子是常态。几千年的洗脑,为了什么,心知肚明。

出雲美兎 さんがブースト

用逻辑推理解决情感问题:倒推法 

倒推法会比正着推理更好用。因为每个人表达喜欢和关心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单用自己的想法判断他人。

例一:
以前休学请假在家,很多朋友一起跑来我家看我(家离学校很近),坐在我边上的女生却没来,我有点失落。

不来我家看望我→?→不关心我
这个推理看起来是成立的,其实有很多可能性被忽略了。中间的问号对方真正的想法,也是我想不到的内容。所以不能这么推理。

后来她主动说她担心一下子来的人太多会打扰我。我觉得的确有道理,又觉得如果她不是关心我,也没必要真诚和我解释吧?所以她应该很关心我,只是和其他同学的方式不一样。于是我理解了她。后来我们一直是朋友。

不来我家看望我→担心人太多打扰我→关心我
补全了对方的视角,才能接近真相。可惜有时候就算一方解释了自己的想法,也未必说的是真心话。还有时候一方说了真心话,另一方却不愿相信。

倒推法就容易多了:
不关心我的人会怎么做?不关心我的人也许会懒得跟我解释。
不关心我的人不会怎么做?不关心我的人也许不会跟我认真解释自己的想法。

她认真解释了→她不是不关心我

方法:
很多情感问题都可以用倒推法解决。

如果你在想「ta是不是不在乎我」,就去找「不在乎我的人不会做的事」,而不是找「我觉得不在乎我的人会做的事」。

如果你在想「ta是不是不爱我」,就去找「不爱我的人不可能做的事」,而不是「我觉得不爱我的人会做的事」。

「我觉得」和「ta觉得」已经是两回事了。真正#理解他人 是要关注「ta觉得」,而不是把「我觉得」扣在对方头上。同理,对方也不能把「ta觉得」扣在你头上。

参考:
为什么“为你好”属于一种侵犯
bgme.me/@xunhuan2046/107911504

例二:
不在乎我的人不会询问我的感受并道歉。ta询问我的感受并认真道歉了→ta不是不在乎我。

不爱我的人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关心我的生活。ta事无巨细地关心我的生活→ta不是不爱我。

回顾:
用逻辑推理解决情感问题:事实、判断与感受
m.cmx.im/@xunhuan2046/10788901

提示:
本方法有局限性,对海王无效。海王对所有“猎物”都献殷勤——大前提和普通人的不一样,没法按普通人的逻辑进行推理。

人与人之间相处就是很容易产生误解的。很多人只是不会表达情感也不会解释,还有很多人只是没有自信,不愿意相信自己值得被关爱。看了太多普通人相互误解的故事,自己也经历了不少,才发现逻辑推理非常好用。(为了保护个人隐私,这里没有放很具体的例子,有点可惜。)

出雲美兎 さんがブースト

就是我觉得长期的虐待/不平等关系里是一定不会有完美受害者的,人一定会自愿或者不自愿地适应这个环境以活下来。就好像说植物在被石头压着的时候会长得歪七扭八,人不能把石头一拿然后指着植物说你没有恢复正常的植物形状,所以你就是想要那块石头压着你

出雲美兎 さんがブースト

建立边界的思路和回应他人的句式 

#抑郁自救 #建立边界
善用「关你屁事/关我屁事/哦」多年后,我又发明了新句式:「xx有它存在的意义,但与我没关系。」

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表达需要慢慢探索,刚开始太冲也是正常的。真正关爱你的人不会被你冲两下就责骂你。就算真的生气了,关爱你的人冷静后也会询问你的想法并反思自己。一口咬定你“不识好歹”的人恐怕还没明白什么是爱,什么是爹。

举一些简单的例子。

1.关你屁事
跟对方没关系的事情,如个人感受/看法/选择/三观,可以询问对方这件事和ta有什么关系,或者强行和对方扯上关系以讽刺对方。

- 你怎么喜欢这种人?
- 跟你没关系吧。

- 你为什么不从家里搬出去住呢?
- 你付钱吗?

- 你胖了。
- 吃你家大米了?

2.关我屁事
跟自己没有关系、关系不大的事情,自己不关心的事情,可以告诉对方自己不在意,或者询问对方到底想干嘛。

- 宋冬野吸毒开不了演唱会,活该。
- 跟我没关系吧。

- 俄乌战争都是美国和北约搞的鬼。
- 然后呢?

- 我好喜欢那个xx可是ta不喜欢我呜呜呜。
- 你想表达啥?

3.哦
跟自己、跟对方都有关系,但是你并不想探讨的事情,或者至少并不想和对方探讨。可以展示自己懒得搭理的心态。

- 你们女权怎么这么极端啊,我在微博又被骂了。
- 是哦。

- 你们海外华人一定生活在资本主义水深火热之中吧,我好担心你。
- 是吗,哈哈。

4.有意义没关系
宽泛的概念用宽泛的方法回应。

- 为什么不想生小孩啊?
- 物种繁衍有其存在的意义,但我并不想参与。

- 我觉得你考公务员挺合适的,你那么聪明。
- 公务员有其存在的意义,但跟我没关系。

5.快乐组合拳
- 为什么不想生小孩啊?
- 物种繁衍有其存在的意义,但我并不想参与。

- 一个个都跟你一样,人类就要灭绝了!
- 关我啥事儿啊?

- 等你老了怎么办?
- 关你啥事儿啊?

- 我是在关心你!
- 嗯嗯。

以上思路和回应方式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要靠个人判断。毕竟有些人的确是出于善意,另一些人则是想当野爹。如何对待不同的人,需要摸索并建立自己的体系。

出雲美兎 さんがブースト

#抑郁自救
时间管理有重要紧急四象限法则,情绪管理也可以以此类推。

建立坐标系,把事情分为「是否有用」和「是否快乐」。前者是社会价值判断,后者是个人感受。

1.有用并且快乐→立刻去做
比如帮助他人鼓励他人/钻研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照顾家里的动植物

2.有用但不快乐→按计划做
对有些人来说是上班上学,对有些人来说是打扫卫生

3.没用但是快乐→抽空就做
比如发呆/追剧追番/吃顿好的/睡个懒觉

4.没用而不快乐→尽量别做
比如苦思冥想一个暂时找不到答案的问题/责备自己/怨恨世界

(没有图也懒得画图……)

发现自己沉浸在痛苦中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这件事有社会价值吗?这件事让我感到快乐吗?

如果两个答案都是否,不妨把自己拎出来一下,换一件事情做。

出雲美兎 さんがブースト

我对于“人类不如毁灭算了”的看法,和一点有助于摆脱这种心态的经验分享 

前两天有一次我时间线上熟悉的象友们都纷纷参与了的大讨论,关于被近期世界各事件、接连不断的糟糕新闻及其带来的人类的苦难,以及苦难所暴露出的各种不公正,总之就是整体人类行为的负面、暴力、黑暗面所给我们的冲击,所引发的负面感受与矛盾,“虽然我无法停止关心他人的痛苦,但又忍不住希望人类毁灭了算了”。我因为上班当时没有看到,看到了可能也无法参与进去。今天正好休息一会儿,看到了大家的分享,就想也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感受。

我的经验是,如果你对于“人类不如第灭绝算了,不如所有人/半数人/一群人全去死算了”这种心态还是抱有一些质疑,或者起码是一些探索探求的兴趣的话(如果你选择不去了解更多,只是坚持你自己的这种想法,我也尊重你的个人意愿,但也会在你付诸行动时尽我一己之力去反对你),对我来说改变、击破这种心态的关键点在于:允许自己看见、接纳、认同人类和人性本身的缺陷和不完美。了解到人类这种生物,从个体到群体层面,永远都会是、也只能是work in progress.

这一点我发现很多很多东亚社会长大的人们,尤其是同龄人们,都很难做到去内化、接受,且往往是成长环境、学历、社会地位上越优越优秀的佼佼者,青年才俊们,越难以接受这一点。这是由我们独特的/东亚特色的文化社会环境所决定的。我们这种背景里出来的人们,就算躲过了高考也很难躲过中考,就算躲过了所有这种要人命的考试也躲不过涵盖人生每一方面的内卷大文化之压力。我们从小被教育一定要成为精英,要成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里的那一个幸存者、优胜者,要tunnel vision eyes on the prize, 不要回头看、往旁边看。要考全班前几名、全年级前几名,最好是全市前几名这样就可以被保送,至于那些注定考不到这种名次的同学们我们才不要管他们死活,至于为什么有些人真的尽了全力了就是考不到、真的尽了全家力量了就是上不了好学校我们也千万不要管。生我们养我们的中国文化到目前为止的逻辑就是:We get ours, screw everybody else. 既然生在这个谈论政治和人权本身就是危险的、向上反抗永远都是危险的威权社会,那么对他人、对不同于自己的、非我族类的群体和个人的苦难和不同的经历真正的关心就也是危险的,关心本身就是危险的。如果你在这种环境中一直稳定生活到长大成人,乃至成年之后虽然物理距离拉开了,但依然时常在被家人、朋友们这样熏陶,那么即使是遵循你自己的本意、本能去开始关心他人,开始关心世界,这也注定了是非常难以摆脱的一种根本影响。

可以说我所观察到的是:(for a lack of a better term)但凡是如我们这种“精英”环境中成长出来的人们(能上国内的好大学,能家里自费出国的人们),往往只能在成年后、开始经济独立,搬出原生家庭或原生国家、地区之后,才能真正开始参与社会生活,参与政治。而这个时候的我们,如果没有别的一些经历、经验把我们更多地暴露到区别于自己成长环境的复杂、真实的社会中,就往往会比较手足无措,像个在少儿跆拳道班中的成年人。我们知道去关心、去在乎是自己的本能,知道从前家长和国内社会教育训导我们不去关心是错误的,但对于我们关心的人们本身、压迫他们的人们本身,为什么要关心,关心有什么用,该怎么去长期持续关心…………这些基本问题都一无所知,可能需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慢慢探索。

可是地球不会停转,尤其是赶上这个二战之后第一次各方面主要矛盾开始集中爆发、二战之后全人类第一次需要又一次开始重新思考“我们到底想生活在怎样的一个世界、什么样的社会中”的刺激时代,得益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an average news cycle is sometimes just 3 hrs. 从前的人们,哪怕是古巴核危机中的人们也只能通过聚集在一起看电视、收听录音来关注世界动态,人类的生死存亡对他们来说并没有那么“真实”迫切,也没有那种全面不断的感官刺激;而现在,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实时关注着世界范围内发生的每个危机、每件坏事,因为everything is everywhere, 你关注了国内拐卖拘禁女性的情况就没时间关注乌克兰,你关注了乌克兰就关注不到中东地区的战乱和人民的受苦,往往一小时的刷新闻刷更新下来你啥都还没做就已经累瘫了,顺便还对世界绝望了。而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的资本主义领导的网络科技和媒体产业,首要目标永远都是产生更多点击量浏览量和收视率,刺激更多人点击、转发和评论,sell more shit and make even more money, 他们不会在乎任何人、包括他们自己员工在内的mental health, 或者全人类的精神状态和感受。在这种大环境下,感到“人类真是没救了,每分每秒世界每一片地区都有坏事情发生,人类文明发展到2022年真是白发展了,怎么现在反而比美好单纯的过去更糟糕了,四舍五入就是人类没希望了毁灭算了”是非常非常非常普遍和正常的体验,everyone who’s ever been on Twitter or Weibo should have at least felt it once. 因为从各种意义上,这基本上就是现有的互联网和新闻媒体产业所唯一能达到的用户体验😂😂,就是在信息大爆炸下被反复油炸到外焦里嫩的人类情感和精神,是被感官的过度使用所逐渐麻木、剥离的人性本身。

所以我们该怎么办呢?如果你自己想的话,能如何摆脱这种无力感、绝望感呢?对我而言,只有认识、亲身经历到并永远不允许自己在任何时刻遗忘这一点: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是不完美的,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完美,个体和集体层面上的人类永远都只能是work in progress. 须知建立并完全内化这一点认知,需要的是几乎完全推翻我们从小受到的精英化、内卷化教育。现实就是人类从来都不是一种“只要你够努力了肯定就能考100分,你考不到全校前三全市前几就是因为你粗心大意、你不够用功”的生物,没有一种生物可以是这种样子。生命本身就是不完美的、不可能完美的,人类也不是例外。不管是个体的人生,还是集体的人类活动,大多数状况下所逃不开的现实就只是:我尽力了,但还是做不到,今时今日就是做不到;我们尽力了,但依然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所有目标,今时今日就是达不到。我们是人,不是电脑程序(相信tech领域的朋友们也深知就算是程序也做不到时时处处完美),不是神,不是幻想中的超能力拥有者或神兵天降的外星人,我们是人,human beings, 不过是肉体凡胎的这个星球上的另一种脆弱、有限的生物罢了。我们是人,是会成就一些、但注定会犯许多错误的人,也只能是人。

如前文所言,如果只关注于你目前能看到、听到的,只信赖于你的感官所汇报给你的而不去批判思考的话,的确目前的世界“feels like”比从前更糟糕了。但是就连我自己少年的时候都还没有智能手机呢,我们幻想中的那个“更简单的时代”,从来就没真的单纯、美好过。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达成了多少了不起的进程和改善?仅仅是我们父母辈,就经历过文革和大饥荒,我们家族里就有被饿死的亲戚们。仅仅是作为一个中国女孩能吃饱穿暖地安全地坐在教室里接受教育,有这个条件去追求自己所有想要的更高水平的教育,如果不想结婚的话就可以不去结婚,可以选择说不,可以学第二门语言、有条件去熟练掌握它并且可以选择去地球另一端的另一个国家和社会生活,还能在其中继续求学、找到待遇不错的工作……所有这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全部全部全部全部都是由*人类*们刚刚通过努力与反复失败实现了不久的进程,为什么我们很少停下来歌颂一下人类潜能和成就的不可思议呢?是啊,所有媒体和大部分人们最爱宣传的就是我们离下一次危机多么近,我们离核冬天离全球变暖人类灭绝多么近,可是事实上我们已经成功避免了这些危机,起码直到今天为止不是吗?我们不是已经战胜了、淘汰了许许多多的不公正,喂饱了更多人,让更多人尤其是更多女人、少数族裔的人们获取接受教育的机会,总体上一代人远比上一代人生活得更轻松优越吗?(对于🇺🇸来说并非如此,🇺🇸的问题我一直在反复提,今次不再赘述,都要感谢里根这老逼啊!)

当然了,就像鸡孩子的家长从来不会提你已经考过几次全x第一、刚刚才得过了什么奖,省重点市重点的老师们几乎从来不会教育学生多为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感到开心和满意😂😇,人类作为整体上就是很鸡,就是很贪心的生物,our collective eyes, too, are always and often only set on the prize, the next bigger, better, shinier thing that we currently do not have. 这种精英化的追求和渴望不仅体现在物质和技术上,也体现在社会和文化层面:不管比起1960和1980年代我们已经消除了多少不公正,我们还是只能关注“为什么我们还没做到消除所有不公正?How about这些、这些和那些不公正呢?为什么不能立刻马上现在做到呜哇哇哇哇哇哇哇做不到就是人类不行呜哇哇哇哇哇哇人类好糟糕我好失望毁灭算了”;不管我们已经消除了多少饥荒和战乱,我们还是只能看到“为什么我们还没有立刻消除所有的饥荒和战乱?为什么还是实现不了全球100%的温饱和100%的和平?为什么不能立刻现在马上做到呜哇哇哇哇哇哇哇做不到就是人类不行呜哇哇哇哇哇哇好失望人类好糟糕还是毁灭吧”。我并不是在开玩笑,往往动辄容易产生这种心态的朋友们,我不知道该怎么更温和地告诉你们:你们的确是太幸运了,没太吃过什么真的苦…………

这句话并不是在批评谁,或者树立起谁的优越感,它所能指出的仅仅是:相比起很多很多很多人,你们所经历到的人类和人性局限性、不完美的体现,都还是太少了,以至于你们从根本上无法接受、认同和内化人类和人性最基本的这种属性和现实:不完美,不尽人意,能力有限,运气也有限。

而我能在这个年纪上领悟到、深刻内化到这些也绝对不是因为我比谁优越、聪明或者能力卓越,恰恰相反,中等智商的我连高中数学学起来都很费劲。我能知道这些,完全是因为我足够倒霉😂😂教会我接纳、认可人类的局限性的第一任“老师”们就是我的父母。他们为人父母、作为人类的失败和局限性,导致了我长期被虐待、伤害、遗弃的充满黑暗与创伤的艰难童年与少年经历。总会有人在刚知道我的这些经历的时候问我:你恨不恨你爸妈,为什么不恨?因为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层有些悲剧的现实:爸妈这么对我,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爱我。他们都非常爱我,他们中起码有一人爱我爱得愿意为了我而豁出命去,我觉得作为一个孩子也好,作为任何人也好,在爱这一方面都没办法ask for more了。可是有爱这种情感,有爱的意愿,不代表你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事实就是no one can be a better parent than you are a person. 你不可能、没有人可能成为比你作为一个人类更优秀的父母。父母也只是有了孩子的人类而已,没有人能在做父母时神奇地解决掉那些困扰纠缠了他们自己的人生几十年的创伤、疾病和其他问题。我父母童年时都经历过贫穷、饥饿、来自他们父母和家庭的忽视和伤害,我父亲被他的家人虐待过,到现在都还无法对人开口提及;我母亲遗传了在她家母系家族里遗传的某种/某些精神致病基因,暴力欲上来的时候完全失控,他们那个年代连身体上的病都没条件看,动个手术都要去前苏联,更别提对精神疾病的概念,到成年后已然太晚。这只是一些最基本的例子,事实上我永远无法完整地知道在我降生之前他们各自都经历了什么,又背负着哪些我想象不到的创伤。所有对我造成的伤害,都来自于这些远超他们个人能力的更深的伤口,所以你要我怎样去恨他们呢?恨他们能力不够吗?凭什么呢?我并没这种自信认为我自己如果在同样的条件、环境中长大,就一定能做得更好。为什么任何人应该为自己能力的缺乏而受责备呢?所以我遗憾的也只有,或许他们并不该被中国社会施压而感觉到他们不得不生育孩子,但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也不会拥有我自己的生命,我可是很爱我自己的生命,it’s at least been interesting so far. 我所提倡的也是首先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完善的反家暴法律与保护机制,给被能力缺乏的父母们伤害的未成年人们、孩子们一个保障自身基本权利的机会,其次形成停止催婚催育的社会文化,鼓励每个人先长大了、先获取足够的资源和条件去面对、疗愈自己的创伤,弥补可以弥补的能力短板,再考虑为人父母这件事,逐渐停止generational trauma的无限循环。

这就是我从自己的个人经历上深刻学到、内化的第一课,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我不可能活到今天,甚至可能一早就杀了他们(在最艰难的、我自己的生命受到直接威胁的时候,我并不是没有考虑过),也毁掉自己的人生。同样,在社会层面,从来没有存在过也不可能存在完美的社会,有的只能是努力做得更好。🇨🇳和🇺🇸都远远不是完美、理想的国家和社会,但最起码都还允许了一个像我这样的人活到现在,活得还不错。仅仅是在几十年前,因为《排华法案》的存在,每一个像我像你这样在美国的中国人、中国女人都不可能取得任何合法身份,也都进不了我们想进的学校、我们想要的工作。而《排华法案》的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废止,全都是一个一个活生生的、和你我一样能力有限也不可能达到完美的人类个体们(主要是美国黑人们)聚集在一起,长期反复努力反复失败反复不尽人意但又反复坚持的实际成果。如果在马丁路德金博士遇刺的那一天,大部分美国黑人就也“人类不行,美国不行,还是毁灭吧”呢?那你和我根本都不会在美国。在国内也是,尽管今天的🇨🇳面临着很多问题和黑暗,但任谁也不会觉得还是在清朝剪着辫子裹着脚吃不上饭的小日子更好😂😂,不到一百年时间内,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不可思议的各种变革和进程。历史是螺旋前进的,这一句并不是中共教科书上的套话。The world spins forward. 进程和改善从来不是1+1=2的简单,更多时候只能是进三步退一步、计划着达到一百分却只能达到三十分的,不完美和缺憾。前人的缺憾只有我们接手过来,努力再做得更好一点点、尽自己有限的能力,不愧对自己的良心,同样我们这一代做不到、没能力和运气做到的缺憾也就只能落到更下一代的肩膀上,如此种种,没有哪一代人或哪个个人能got the answer for us all, 但起码尽力了、努力了,就不愧对自己来这世界上消耗过这几十上百年的氧气与资源。在每一次产生出“人类不如毁灭了”的情感情绪时,不如放下手机电脑,和你爱的爱你的人们聊聊天,出去走一走,感受一下阳光和清风拂面。然后问一问你自己现在还能做什么,还有什么是你有能力做到的却还没做的。比如我今天写这篇文章。比如你用你的方式去影响起码一个你身边的人。至于毁灭和死亡,不用你去担心,所有人类都必然是会死亡的,我会死,你也会死,往往比我们预期之前很久死亡就会突然来临,不需要你去期盼,它是一定一定会来的,你是一定会死的,作为一个个体人类你和我都是必然肯定会毁灭的,而且会很快毁灭。至于整个人类族群的毁灭,请相信这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或者某几百几千几万个人的一己之见能决定的,而必须是七十多亿个人的七十多亿个意见,所以也就别多想了,除非你也梦想着做独裁者。

一点个人意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完美的、永远存在缺憾的人生,才是值得活的人生,也是我们唯一可能有的人生。把它乘以几十亿,就是我们唯一可能有的社会和世界。

出雲美兎 さんがブースト

如果你还是认真觉得“人类还是毁灭了比较好”,可以怎么做: 

尝试做一些义工。真的,volunteer somewhere, anywhere in your community. 在🇺🇸的话,每个地方都有food banks, homeless shelters, 比较著名的组织比如Habitat for Humanity, 在纽约的朋友们可以搜索一下帮助性工作者和移民女性的组织Red Canary Song,或者搜索AAPI organizations(帮助、服务亚裔社区的组织)。Anything at all. 出门去,花你的时间去切实帮助到一个人,那种感受是你在做到之前不可能获取到的,是对无穷尽的无力感和虚无感最好的解药。

不想做义工的话,就加入一个你感兴趣的组织,最好是线下组织,是能定期、经常线下见面的那种。说句实话,很多时候,我们这个年代的人们的确……就是很需要多touch grass, 多见见(志同道合的)大活人。失去了他们,人类就是很容易觉得存在本身毫无意义。。

出雲美兎 さんがブースト

不如說,能建立“社會主義”政權的國家本來就貧富差距巨大、沒有良好的法治,沒有健全公民文化,這裡本來就是獨裁者的溫床和寡頭的樂園

出雲美兎 さんがブースト

侵略者大多会被声称,他们是为了“保卫”某些东西,才会不得已发动攻击。一个简单的反驳是:你要“保卫”的东西,真的说得清是什么吗?比如,主权国家要保卫自己的边境,这是有清晰界定的;但是像希特勒那样,要“保卫”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间”,这就是纯粹的扯淡了。简中很多人同情俄国所谓“被逼到墙角”,大体都是在后一个意义上理解“保卫”的。

出雲美兎 さんがブースト

之前在做记者时接触了大量人类。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聪明理性而不是仅仅是“book smart”,主要就看Ta的信息源和决策方式。

认识一个女生,成绩挺好,但开口就是“我男朋友说”“我爸妈希望我”…我顿时不想聊了(dbq

越来越发现,有的人做人生重要决定(选专业/学校/工作/留学/移民/转行/搬迁)的步骤是,先找几个人信得过的人问问,再看看新闻和社交媒体。

——算下来花费的时间精力跟我糊弄一篇微信公号文章差不多。于是,影响Ta们人生的重要决策的质量,也就相当于一篇注水公号文的质量。就…太可惜了吧!

我也有这样的时期。本科毕业,选择保研而没有出国,是我最后悔的决策。归根到底,还是那时候的信息质量太低了,我就仓促问了下亲友和算命的先生(。。。

吃了亏后,现在做决策大概会用以下几个步骤:
1. 想象一个未来的可能的自我,用5-10年的大时间周期去思考问题,想想将来的自己有什么愿望和需求。这样可以跳出过去/当下的自我的思考框架。
2. 尽可能收集靠谱的数据(可以从维基百科开始)。数据至少能部分反应 big picture;对一些个人意愿无法影响的决策,主要看数据(比如买房);而找工作选专业这些看个人趣味的,数据只能是参考,个体的需求和动机更重要。
3. 我也会问一些在相似处境中做过决定的人;Ta们的一手体验可以对冲数据的偏见。统计数据永远无法代表个人。

大体就是:探索可能的未来的自我——收集可靠数据/信息——采访过来人。

顺便推荐一本很好读的书,叫 Working Identify。虽然是讲职业生涯的,但里面的策略很适合用来帮忙做人生重大决策。book.douban.com/subject/268487

出雲美兎 さんがブースト

以前学到,诤友难得。说要找直言批评你的朋友。

我当时觉得很奇怪。肯定是古代地位优越的男知识分子才这么希望吧。因为周边所有人,都听从他们,捧着他们。

而对我们东亚女来说,生活中的打压无处不在。来自近亲近友的已经够多了。今天微博看到,女儿努力打拼,定居英国买了house,她妈妈回复“你在英国成了下等人”。这太常见了。我听到的最难听的话,是我爸知道我要辞职的时候,说,“你算哪根葱”,我朋友说“第一代移民不会有出息”。

所以,找朋友找伴侣,就是要找能认可我们的。直言批评,真不会帮助你提高,只有温暖的支持才能。

出雲美兎 さんがブースト

无论西方媒体如何操控舆论,权力高层如何玩弄权柄;不管这个世界是不是由利益和暴力构成最底层的逻辑,民主政治和自由政体是不是个谎言;走出信息茧房寻找自我的道路,根据最真实的良知和最直接的反应,去反对战争与独裁和拥有支持被侵略者的立场,都不是一种错误。
我从来不觉得这个世界上有存在可能拯救被侵略者的某种正义力量,无论这种力量来自于什么集合体,在独裁者真正的战争野望面前,国际社会和人道援助事实上多半是一种自我安慰。第一世界的国家有自身的利益取向和种种问题,我不相信有任何国家会在自身利益不受直接威胁的情况下,在自身利益不受牵扯的情况下,为了另一个国家的安危真正举国出兵,只为保护哪一种价值观。这不现实,也不可能。
民主价值和自由政体的旗帜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几个国家,通过对外援助和阴谋政变就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同时,它也不是立刻就能解决任何国家的任何内政问题——就好像现在你给中国一人一票和完整的选举制度,恐怕上台的依然是中国共产党。当然,好的设想是,独裁者那就不一定是习近平。
政治是复杂的,人类本身就非常复杂。但是我们越过这种复杂应该坚持的是我们自身的尊严,我们反对战争,我们其实是在面对一个问题:我们究竟认定什么是正义的,什么又是非正义的,我们在什么时刻可以为了反抗非正义拿起暴力的武器?
我既反对拥有民主政体的第一世界以自身的傲慢和利益去压迫他人的战争,我也反对坐拥独裁政体的独裁者发动的民族主义扩展战争。我不反对我认定的一种正义的战争:我不反对公民们反抗压迫自己的政权的战争,而且我相信,它终将到来。
我不觉得普遍被战争激起的反战情绪是一种精致的欺骗和廉价的被操控,它是人类的基本良知。预设它是廉价的是被欺骗的事实上蕴含了另一种逻辑:那就是人应该看透所有的信息茧房和信息欺骗,并且应该把自己应对信息封锁和信息传播的能力提高到去反对被茧房遮蔽的每一次战争和每一次不公。事实上这根本无法做到,也不可能去要求所有人做到。
按道理说,人应该努力去打破自己的信息茧房和舒适区,而事实是,人要离开信息同温层是非常难的,人们往往有自己的基层逻辑和承受限度。

出雲美兎 さんがブースト

反战,不是反对这个国家就是在支持那个国家,而是【发动战争的人从来不上战场】,战场上的死亡、伤残,属于普罗大众,荣誉、勇敢属于领导发动者,这才是反战的真相。
战后自费重建,拖欠的抚恤金,自身与家庭的严重的心理创伤,伤残人士得不到理想救治,可能会被限制的求职。而历史记录的是那些政客的名字,这也是真相。

出雲美兎 さんがブースト

小行星,有没有想过这是你撞地球的最好时机

古いものを表示
Fedibird

様々な目的に使える、日本の汎用マストドンサーバーです。安定した利用環境と、多数の独自機能を提供していま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