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聽c和絃和將軍令⋯⋯
唉我本來在想根本應該寫一條置頂說只要這條還掛著一天本人所有言論大抵都還源自某種未曾消散的愛意,不曾懷疑當事人的人格與真心,且在普世人權的前提下尊重各人各自的國族認同和政治立場,所以就算在罵也最多是恨鐵不成鋼並沒有哪一分鐘覺得自己瞎了眼or要跑路⋯⋯省得自己寫一寫哪條象就莫名心虛補充一句我沒有要懷疑他們的真心之類的話。
然後就覺得我突然理解為何十年前有人後來會把非藍非綠非獨的tag掛在微博簡介上,我本來是可以理解當時時空背景這幾個用詞只是不理解為何回完評論還要掛去首頁,現在我懂了:)
是說weverse難道是個每月不發消息也不會違反定型化契約的軟體嗎,以前msg時代我們餅都會被逼著一個月左右發一張不配文字的照片呢⋯
band
我想說什麼來著,雖然群情激憤立場激化的時候不適合討論事情,我也還沒想清楚我個人對於身心互相影響、情感與理智如何相互建構出正義的立場⋯
就算理智和感情兩條進路都告訴我妥協一場需要演到底,而且主唱疫情後最大的改變其實是表情管理/演技變好了,而且都快要知天命了五位將近一切如常也是很正常(就算去年十二月直播其實還是情緒滿溢,對比今日更讓人唏噓),我也知道一方面指責25日talking如預計般話中有話意圖讓人覺得他們委屈是虛偽的,一方面又還是希望他們流露出某種情緒讓人能抓住蛛絲馬跡去判斷他們或許有一點心痛,這樣預設情感表達比語言更不受控的前提也只是另一種可被推翻的假設。但難免產生某種怨懟,如若對大家的愛是平等的,為何我所有的需求與情感都只能自己去等待去平復去說服自己,而另一邊卻總是能及時得到撫慰?十年前因為公開+比較客製化的微博評論vs中間長段制式化+私下站內信的對比,被罵為什麼好像一邊是被拋棄的糟糠之妻或小三固然是種氣頭上的洩憤,但十年後我們連站內信都沒有的又算是什麼呢⋯⋯
三次(厭女
⋯我對吳叡人就是我尊敬他的學術成就也尊重政治主張雖然我不同意,但我真的不喜歡他將自身厭女自知或不自知地與對他人實踐路線的批評合併,然後他這次講中國人自願為奴被罵(甚至還不到被罵)就是很活該⋯噢也沒有人說不活該啦但某些台派為什麼就不能意識到你們被討厭就是因為這種事⋯
想想米卡莎可能是目前我最喜歡的陳太太笑話第二名🥈